廣州珠江數碼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珠江數碼集團”或“珠江數碼” )成立于1993年,是經廣州市委、市政府授權,專門負責建設、維護和管理廣州市行政區域內廣播電視網絡的主要運營機構。
人民郵電出版社是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專業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郵電出版社堅持“立足信息產業、面向現代社會、傳播科學知識、服務科教興國”的出版宗旨,不斷發展壯大,成為集圖書、期刊、音像電子出版物和網絡出版為一體的,在國內外有專業特色和品牌影響的綜合性科技出版大社。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Pearl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創建于1953年,是國家按流域布局設置的漁業綜合科學技術研究機構,隸屬農業農村部。
研究所重點開展水產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水產養殖與營養、水產病害與免疫、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漁業生態環境評價與保護、水生實驗動物、城市漁業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等領域的研究,同時拓展轉基因魚、外來水生生物物種與生物安全等新興領域研究。
據2018年5月研究所官網資料顯示,研究所占地面積886.55畝;設有8個研究室,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工程中心、1個博士后工作站;獲國家等各級獎勵160余項,其中國家級獎勵6項,省部級以上70余項。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簡稱中國電科院)成立于1951年,是國家電網公司直屬科研單位,是中國電力行業多學科、綜合性的科研機構。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主要從事超/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技術、電網規劃分析及安全控制技術、輸變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配用電技術以及新能源、新材料、電力電子、信息與通信、能效測評及節能等技術的研究。
截至2016年9月,研究院設有18個管理部門、17個業務部門、3個支撐部門。截至2016年10月,研究院共有直簽員工1827人,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其中雙聘院士4人);擁有博士后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以及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學位點。
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于2002年12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并開始運作。公司屬中央管理,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公司供電區域為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和海南,負責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南方區域電網,經營相關的輸配電業務,參與投資、建設和經營相關的跨區域輸變電和聯網工程;從事電力購銷業務,負責電力交易與調度;從事國內外投融資業務;自主開展外貿流通經營、國際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和對外勞務合作等業務。
承擔信訪矛盾和通過信訪渠道反映的社會矛盾的動態性、預測性、前瞻性研究工作;承辦信訪工作方面的理論研討、課題研究工作;承擔信訪方面信息和輿情動態的收集、編輯、分析工作;聯系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機構和專家開展有關理論學術方面的研究。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是交通運輸部直屬的大型綜合性公路交通科研機構。
研究院主要從事道路工程、橋梁工程、交通工程、智能交通、汽車運用工程、道路運輸與物流、公路生態與環境保護工程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及技術材料與裝備開發。
據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擁有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4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設有國家檢測中心3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交通行業檢測中心6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6個、研究中心8個。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是農業部所屬綜合性海洋水產研究機構。前身為“農林部中央水產實驗所”,1946年8月籌建于上海,1947年1月正式建立。
研究所圍繞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可持續利用研究這一中心任務,在海洋生物資源與環境、捕撈技術、海水增養殖、水產品加工與質量安全等領域開展國家和省部、市級重大科研課題的研究。
據2017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有在職職工419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57人,博士生導師19人、碩士生導師82人在站博士后30余名;內設10個研究室、3個實驗基地,擁有1個國家實驗室、1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個農業部質量監督檢測試中心、1個農業部生態環境監測中心、2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2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2個青島市工程研究中心;與上海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學院聯合培養研究生。
電話:(020)22205718
熱線:40068-40020
地址:廣州黃埔區開泰大道36號
郵編:510000
電郵:services@tipdm.com